地球越來越熱,正跨越無可逆轉的臨界點...
對日益逼近的生態危機,是否不能避免及不可逆?
漂浮在海洋表面的塑膠廢棄物,只占海洋塑膠的1%,那麼其他的99%呢?
《巴黎協定》最大的貢獻在於確立了全球共同遵守的「大雄心」-1.5℃的升溫極限。
如果死亡變得可以預防,而衰老也得以治療,那會怎樣?這可能很快就會成為現實。與此同時,對地球的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氣候能否在更多人的存在下,存活下來? 是人類的活動引起全球變暖嗎?
透過戲劇電影紀錄片技巧,《河流的力量》以偉大的冒險電影的聲音,逐漸揭露問題所在。
沙塵暴是環境中的一種自然現象,無處不在。這是一個跨國問題,也需要跨國的解決方案。
生與死,離別和新的開始。幾乎沒有哪個季節能像秋天那樣,將這些極端現象聯繫在一起。
在電影《阿凡達》中,潘朵拉星球震撼人心的絕美風景,正是取材自中國湖南省的張家界國家公園。
當我們決定要在海上修建風機來取代部分能源現況,可否從生態的角度來看看?如果你經過雲嘉南,看到滿遍的太陽能板時,你可曾想過這樣真的是綠能嗎?
世界聞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博士主述,透過攝影師陶德‧古斯塔夫森的鏡頭,一窺令人讚嘆的大地和動物世界。
一粒種子,一個夢想,現在正在實現中。臺灣金山清水濕地,是北海岸最具規模的水田型濕地,因位於台灣最北端,成為候鳥南遷或過境台灣的首站。248農學市集召集人楊儒門與金山居民楊新基起心動念:我們來用友善耕作的方式復耕吧,讓這裡成為過境候鳥的天堂!
彰化海岸開發40年被迫改變的生態環境、消失中的農漁牧傳統產業,逐漸被工業、綠能產業取代之...。
從台灣環保與紡織產業的轉型與優勢引題,連結關注到全球氣候變遷與世代迭替的議題,並讓觀者省思人類各種群我的選擇和決定,形塑與內化成我們當下的世界...。
我們不僅要帶大家走進建築的殿堂,更希望透過提問、反省,找到一個對生活的提案,對生命的追尋。
人類目前致力修復他們數十年來對生態系統所造成的破壞,同時深知與周遭環境和諧相處對於地球生態以及人類生存至關重要!
當死亡成為定局 ,與珊瑚依存的生物們呢,生態系會有哪些轉變,未來將是什麼樣的世界?
地球因液態水而存在,我們人類故事的成功,與這種簡單分子密切相關。然而我們文明的發展,卻造成了這項寶貴資源的即將耗盡。《造就我們的水》從地質學、太空科學和生物學的角度,探討水對我們的生存有多重要以及我們面臨水危機的挑戰!
一部結合紀實影像、舞蹈影片、環境劇場的複合實驗。除了有林正修老師對於光線和人之間關係的哲學思考,亦涵蓋了舞蹈藝術家們對於光的詮釋。
海洋到陸地,地球的每個角落都充滿垃圾。《眼不見不為淨》是一部關於垃圾的影片,它直指出我們的家園深受垃圾的危害,這些垃圾隨著人類的足跡甚至去到了地球最偏遠的地方。
透過最好的科學知識,探討這場滅絕危機的嚴酷事實。
在我們星球的46億年歷史中,有五次大滅絕,現在第六次大滅絕正在進行中。與前五次由小行星撞擊和冰河時代等災難性全球事件引起的大滅絕不同,第六次大滅絕的原因是人類活動。《第六次大滅絕》探訪當前人類滅絕的地點,記錄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以人類世的宏觀視角揭示大滅絕的現實。
GA兒童護海行動 帶動社會友善海洋 一起為海洋發聲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熱浪、乾旱、洪災及火災等氣候緊急事件,真實發生在我們周遭。歐洲聯盟預計在2030年前種植30億棵樹木,然而這真的可以成為對抗全球暖化的解方嗎?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earch anything and hit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