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故事」訴說移民紐西蘭的一群亞裔藝術家,涉及美術、音樂、舞蹈、戲劇、多媒體和設計各領域,分享了他們的個人故事和推動他們創作的因素,同時反思紐西蘭(奧特亞羅瓦 Aotearoa)的生活如何塑造了他們的藝術實踐和認同感。
透過個人故事和藝術實踐與不同的泛亞文化觀點交織在一起,該系列展示了整個亞洲地區的文化景觀正在如何轉變,以及藝術如何幫助我們進行更廣泛、更具包容性的對話,從而建立理解的橋樑而非存著差異。
數世紀以來,著名的紀念碑或建築激發了作曲家的想像力,他們反過來又將一些最美麗的作品獻給了它們,充滿了獨特的音樂性。當看到這些歷史著名建築,猶如「石化的音樂」一樣產生共鳴。
從羅浮宮到阿爾罕布拉宮、劍橋或布魯日,透過視覺角度和音樂家的作品,闡述標誌性建築的獨特精神,而樂曲與建築似乎也在其中產生共鳴並相互輝映。
2022年,臺北時裝週向原住民文化取經,希望各族的編織、配色、刺繡、紋飾、色彩等,成為時尚的靈感。因此五位時尚設計師與五位原住民族人間國寶老師跨界合作,將原住民祖先們在台灣深山、草原、深谷、溪流、島嶼、海洋流傳的故事,織成了美麗的衣服。
蘭嶼的達悟語名稱為「Pon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島」。它位於臺灣東南方外海上,航程約2個小時。這段拍攝的旅程,也是我們在島上同時經歷著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的各種衝擊的一段心路歷程。
管風琴力量徜徉人心,絕美悠揚配樂,視覺和感官的傑作,聽覺絕佳饗宴
人生岔路,困難的抉擇,關於人生的選擇題,每條道路都有可能性美好或不如意!出色的鋼琴家,四種人生,如《偶然與巧合》的真摯動人、感人肺腑、笑淚交織。
指揮家黎志華與九名失智症患者及其照護者組成合唱團,以瞭解唱歌對大腦和失智症的影響。記憶退化是對長者最具威脅的疾病之一,合唱能否減緩認知退化的狀況?他們能否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
旅遊世界,探索當地傳統音樂和美食文化!
在滿州,一群背著月琴的婦女用民謠唱出屬於女性的生命故事。 本片以前所未有的角度,聚焦這群以民謠國寶張日貴女士為首的地方媽媽們,講述她們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
害羞的男孩住在偏僻的小鎮,沒事看海發呆,生活平靜的像個白日夢,卻渴望用音樂理解這個世界...
《金枝演社》秉持「從土地長出來的文化最感人」理念,將戲劇藝術與土地、人文連結,架構出在地生命的普羅史詩,化為萬千觀眾難以忘懷的感動,被譽為最接地氣的「臺客戲劇第一天團」!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earch anything and hit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