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決定在海上修建風機來取代部分能源現況,可否從生態的角度來看看?如果你經過雲嘉南,看到滿遍的太陽能板時,你可曾想過這樣真的是綠能嗎?
能源市場自由化是否真的有助減輕市民的電費負擔?
漂浮在海洋表面的塑膠廢棄物,只占海洋塑膠的1%,那麼其他的99%呢?
真菌是這個世界的基石,真菌為文明鋪路。它們塑造了我們的世界並掌握著我們未來的關鍵!
英國保育人士莎嘉‧鄧契(Sacha Dench)駕駛動力飛行傘,從俄羅斯北極地區,隨著數千隻天鵝展開一段長達4,500英里(約7,242公里)的旅程,以便觀察牠們的習性,並能藉此瞭解小天鵝(Bewick's Swan)的數量在過去二十年來減少一半的原因。
唯有從空中俯瞰俄羅斯,才能知道遼闊一詞的定義。從空中捕捉令人驚豔甚至無法觸及的美景,用不同的姿態看見俄羅斯!
世界聞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博士主述,透過攝影師陶德‧古斯塔夫森的鏡頭,一窺令人讚嘆的大地和動物世界。
一粒種子,一個夢想,現在正在實現中。臺灣金山清水濕地,是北海岸最具規模的水田型濕地,因位於台灣最北端,成為候鳥南遷或過境台灣的首站。248農學市集召集人楊儒門與金山居民楊新基起心動念:我們來用友善耕作的方式復耕吧,讓這裡成為過境候鳥的天堂!
彰化海岸開發40年被迫改變的生態環境、消失中的農漁牧傳統產業,逐漸被工業、綠能產業取代之...。
從台灣環保與紡織產業的轉型與優勢引題,連結關注到全球氣候變遷與世代迭替的議題,並讓觀者省思人類各種群我的選擇和決定,形塑與內化成我們當下的世界...。
我們不僅要帶大家走進建築的殿堂,更希望透過提問、反省,找到一個對生活的提案,對生命的追尋。
如今全球氣溫上升已成定局,全球暖化速度比原本憂心的還快,人類彷彿對碳上癮。要拯救地球,我們必須急時做出改變!
人類目前致力修復他們數十年來對生態系統所造成的破壞,同時深知與周遭環境和諧相處對於地球生態以及人類生存至關重要!
短短一百年內,地球的平均溫度已增加攝氏1度!極端的天氣和海平面上升,已經導致全球動蕩,許多科學家相信,如果我們無法抑制全球暖化,可能會對人類文明的存續造成威脅。光是減少碳放,顯然已不足以避免氣候變遷的嚴重後果。
過敏反應是保護我們免受有毒物質的侵害,但環境改變及工業產品,破壞了這道防護機制。過敏是我們身體敲響的警鐘,我們必須聆聽並開始行動!
高成本的塑膠分類與回收,真能改善日益嚴重的塑膠垃圾問題?回收標章是否讓石油產業誤用,進而帶給民眾及回收業者困擾?
「漫長的一天」是當今亞洲的縮影,透過農夫、醫護人員、城市居民和流離失所的家庭的心聲來講述,是這些人們對複雜挑戰的真實反應,更是在危機中展現韌性的多元化地區的真實寫照。
拯救樹木刻不容緩!小精靈需仰賴孩童的力量才能再次拯救大自然!
闡述隱藏在水、食物、運輸、財富、城市和戰爭背後的能源,如何影響人類發展及地球永續!
一部結合紀實影像、舞蹈影片、環境劇場的複合實驗。除了有林正修老師對於光線和人之間關係的哲學思考,亦涵蓋了舞蹈藝術家們對於光的詮釋。
清潔能源不僅僅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因應氣候變遷的一個良好契機。攝製小組在新加坡、中國、柬埔寨、越南和芬蘭取鏡,深入瞭解再生能源公司利用綠能科技將太陽能、風能、生質燃料和天然氣的開創性項目,為迎擊氣候變遷以及美好地球的努力!
廢棄物的產生量巨大。做為人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食物、塑料和衣服採取了線性的態度。我們獲取、我們製造、我們處置。隨著圍繞循環經濟的新熱潮,這是我們對生計的答案嗎?
海洋到陸地,地球的每個角落都充滿垃圾。《眼不見不為淨》是一部關於垃圾的影片,它直指出我們的家園深受垃圾的危害,這些垃圾隨著人類的足跡甚至去到了地球最偏遠的地方。
如何將創作回歸自然,又是否能促成青年藝術家返鄉發展的可能性呢?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earch anything and hit enter